一、 前言
在筆者所接觸的低壓配電施工圖中,發現施工圖中有一個共性,那就是配電變壓器低壓側母線上均接入無功補償電容器柜。但令人費解的是,所串電抗器無任何規格要求,無技術參數的注明,只是在圖中畫了一個電抗器的符號而已。而所標電容器的容量,也只是電容器銘牌容量而已,實際運行時,最大能補償多少無功功率,也不得而知。
應引起注意的是,電抗器與電容器不能隨意組合,它要根據所處低壓電網負荷情況,變壓器容量,用電設備的性質,所產生諧波的種類及各次諧波含量,應要進行諧波測量后,才能對癥下藥,決定電抗器如何選擇。但往往是低壓配電與電容補償同期進行,根本無法先進行諧波測量,然后進行電抗器的選擇。退一步說,即使電網投入運行,進行諧波測量,但用電設備是變動的,電網結構也是變化的,造成諧波的次數及大小有其隨意性,復雜性。因此正確選用電容器所用的串聯電抗器也成為疑難問題,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,不是隨便一個電抗器的符號或口頭說明要加電抗器那么簡單了。不得隨意配合,否則適得其反,造成諧波放大,嚴重時會引發諧振,危及電容器及系統安全,而且浪費了投資。有鑒于此,筆者對如何正確選用電容器串聯電抗器的問題,將本人研究的一點心得,撰寫成文,以候教于高明。
二、 電力系統諧波分析及諧波危害
電力系統產生諧波的原因主要是用電設備的非線性特點。所謂非線性,即所施電壓與其通過的電流非線性關系。例如變壓器的勵磁回路,當變壓器的鐵芯過飽和時,勵磁曲線是非正弦的。當電壓為正弦波時,勵磁電流為非正弦波,即尖頂波,它含有各次諧波。非線性負載的還有各種整流裝置,電力機車的整流設備,電弧煉鋼爐,EPS,UPS及各種逆變器等。目前辦公室里電子設備很多,這里存在開關電源及整流裝置,其電流成分也包含有各次諧波,另外辦公場所日光燈及車間內各種照明用的氣體放電燈,它們也是諧波電流的制造者。日光燈鐵芯鎮流器及過電壓運行的電機也是諧波制造者。
目前所用的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多接成“Δ”型,這樣三次諧波因相序相同,即零序的感應的三次諧波電流在三角形繞組內環流,不易竄入電網。磁路過飽和而產生的諧波類似六脈動整流回路,主要產生6K±1次諧波,多為5次,7次,11次等。據有關人員實測表明,電力機車及電弧爐供電系統3次諧波較多,而辦公樓及普通工廠車間5次與7次諧波為主。由于低壓配電不涉及電弧爐及電力機車,這樣矛盾的焦點集中于5次諧波治理抑制上了。
諧波造成的設備過載及線路損耗增加,降低了輸電能力,高次諧波電流又引起系統電壓畸變,從而影響其它設備的正常工作。
對于低壓電網的補償用電力電容器,危害更為嚴重。深圳某電子廠,由于低壓電網諧波,接入的并聯補償電容器,運行不到一周,皆鼓肚損害,其接頭及投切用接觸器接線端子燒蝕熔化冒火,電氣值班人員只得采用電氣用手提滅火設備進行滅火,然后退出運行。電容器生產廠家親赴現場用諧波測試儀實測,結果證實是諧波嚴重造成,而非電容器質量所致。
三、 串聯電抗器的作用
低壓電網并聯電容器補償回路串聯電抗器的作用
電抗器作用為:
1) 限制電容器投入時合閘涌流
當電容器投入的瞬間,由于電容器無充電,無反向電勢,合閘瞬間,如同短路,只有線路的阻抗起限制電流作用,因此瞬時電流可達額定電流的百倍以上,不過時間短促,僅持續毫秒或微秒級。由于接入電網的電容器為多組組合,當投入或切除任一組電容器時,其它運行的電容器會向投切電容器進行充放電,這也是俗稱的電容器組背對背效應,增加了電容器的投切困難。盡管目前采用電容器投切專用接觸器,此接觸器帶有操作時接入的過渡電阻進行限流,但還是經常損壞接觸器,電容器柜內投切用接觸器可謂十足的易損元件了。
2) 防止電網諧波放大及諧振的發生
3) 限制操作過電壓
4) 限制短路電流
當電容器發生短路故障時,能限制系統向電容器短路點注入短路電流。當系統其它地方發生短路或電抗器電源側發生短路時,能限制電容器向系統的反饋電流。
5) 抑制流向電容器的高次諧波,使之不使電容器過電流損壞。
眾所周知,諧波次數越高,電容器呈現的阻抗越低,這樣造成大量諧波電流涌入。若不采取措施,如對電網采取諧波控制或串聯電抗器,電容器很難勝無功補償作用,很快由于涌波涌入造成過流而損壞。
6) 對某次諧波來說,串聯電抗器與電容器的組合,只要合理搭配,可起到濾除部分某次諧波的作用。
需要指出的,濾除某次部分諧波,只是補償回路的一點附加作用,絕不能作為濾波器使用,否則,則影響了無功補償的初衷。
有人會疑問,不是防止電容器過流,要限制電容器諧波涌入嗎,怎么又允許某次諧波容易涌入呢?問題很容易解答,電容器允許使用在電流達1.35倍額定電流下長期工作,可充分挖掘這部分潛力,讓它兼有一點濾波的作用。另外,電抗器與電容器要合理搭配,不得使電抗器與電容器發生串聯諧波,使之回路電流達到短路電流水平而損壞元件的設備,也不能使電抗器與電容器串聯回路呈容性,以便防止回路與系統感抗發生并聯諧振而使諧波被放大污染系統。
四、 串聯電抗器的正確選擇
要正確選用電抗器,首先要了解所在電網諧波情況,或經測量(這對新建單位是不現實的)或根據電網結構,用電設備情況,預測電網諧波情況,然后再決定電抗器的參數。電抗器選擇原則是,若想兼有濾除某次諧波作用,應使電抗與電容接近串聯諧振,而達到諧振的條件是電抗與容抗相等,即nXL=Xc/n ,XL=Xc/n2 式中,n為諧波次數,XL·Xc為電抗器與電容器工頻電抗。
1. 如果電網清潔,各高次諧波含量很少,可選擇電抗率K為0.1%-1%。這樣,電抗體積小,成本低,但能限制合閘涌流為額定電流的10倍以內。
2. 如果電網3次諧波突出,除限制涌流外,尚能濾除部分3次諧波,以便清潔電網。選擇的原則是,即使電容電抗接近諧振,但不能達到諧振。
如果達到諧振,對3次諧波而言,
3XL=Xc/3, XL=Xc/9=0.111Xc
對于5次諧波XL=Xc/25=0.04Xc
對于7次諧波XL=Xc/49=0.0204Xc
對于9次諧波XL=Xc/81=0.012Xc
對于11次諧波XL=Xc/121=0.0083Xc
上述各式中,XL及Xc為基波(工頻)情況下,電抗器及電容器的阻抗。滿足上述條件是電抗與電容發生諧振的條件,選用時以不得發生諧振為前提,但不使諧波被放大,應使回路呈感性。
現引入一個參數,即電抗率K,它是串聯回路的電抗器的電抗與電容器的容抗之比的百分數,即K=XL/XC%
由此可見,發生串聯諧振時,分別對3次,5次,7次,9次及11次諧波,電抗率分別為11.1%,4%,2.04%,1.2%及0.83%。
但選擇電抗器電抗率時,不但要接近諧振頻率,還要使回路呈感性。這樣一來,若電網3次諧波突出,選電抗率K為12%-13%。若5次諧波突出,選K為4.5%-7%。若5次與3次均突出,選取電容器組分別串電抗率K為4.5%-7%及12%-13%的電抗器。
至于電抗器的容量,它等于所串電容器容量乘以電抗率,即QL=KQC。一般說來,只要給出所接電容器容量及額定電壓,及要求的電抗器電抗率。至于電抗器額定絕緣電壓、容量及額定電流等參數,由電抗器制造廠自行合理地解決了,不必要求用戶提供其它要求參數。
五、 串入電抗器后,電容器端電壓及補償容量的變化
由于系統電壓不變,而電抗器壓降又與電容器上壓降剛好相位相反,這樣必然造成電容器端電壓升高。由于電抗率是電抗器電抗值與電容器容抗值之比的百分數,電抗器上的壓降必然為電容器上的壓降乘以電抗率了。
即Uc-UL=UN (Uc,UL,UN分別為電容器,電抗器及系統電壓)
Uc-kUc=UN
Uc(1-k)=UN
Uc=UN/(1-k)
由此可見,串電抗后,電容器電壓升高非1+k倍,而是1/(1-k),這樣,串入電抗后,電容器端電壓升高,其升高倍數如表所示。
電抗率K
|
0.1%
|
1%
|
4.5%
|
5%
|
6%
|
7%
|
12%
|
13%
|
電容器電壓升高倍數
|
1.001
|
1.01
|
1.047
|
1.0526
|
1.0638
|
1.075
|
1.136
|
1.149
|
由于電抗器吸收電容器所產生的無功補償功率,造成電容器向電網無功補償能力減弱。由于串電抗造成電容器端電壓升高,必須采用適合此電壓的電容器,即選用較高電壓等級的電容器。這樣組合下來,實際電壓又不一定正巧與所選電容器額定電壓一級,一般都小于電容器額定電壓。由于電容器在小于額定電壓下運行,實際補償容量又低于電容器銘牌所標容量,真是一環扣一環,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了。為說明上述問題,現舉例如下:
某項目,系統電壓UN=400v.每回路補償電容器為30Kvar,串入電抗率K=7%,求:電容器運行時實際電壓,如何選擇電容器額定電壓及實際補償容量。計算步驟為:
1) 電容器實際承受電壓Uc=UN/(1-k)=400/(1-7%)=430v
選擇電容器額定電壓為480v(選440v,450v的也能滿足要求),電抗器實際壓降為UL=430v-400v=30v,或UL=kUc=7%*430=30v。
2) 額定電壓480v電容器,實際承受電壓為430v,實際生產的無功功率為額定無功的(430/480)2=0.8025倍。自身發出的無功Q=30*0.8025=24.075(Kvar)
3) 電抗器吸收電容器發出的無功功率的7%
4) 電容器實際向電網發出額定功率的0.8025*(1-7%)=0.7463倍,即30*0.7463=22.39(Kvar)
5) 電容器串入電抗器后實際電流
如上述的例子,30Kvar電容器,額定電壓480v,額定電流為IN=30/(
*0.48)=36.1A.實際運行時,承受電壓為430v。
實際電流為I=IN*(430/480)=36.1*(430/480)=32.3A
或者I=Q/(
*0.43)=24.075/(
*0.43)=32.3A
這樣,選擇回路導體及投切元件只能按32.3A選擇,不能按系統電壓400V,電容器30Kvar求得。對于額定電壓400V,容量30Kvar的電容器,其電流都為I=30/(
*0.4)=43.3A.
通過上述事例,可以看出串電抗器并聯補償電容器回路,各參數要通過計算求得。到底補償多少,有沒有達到設計要求,要有明確的交代。目前設計單位只要求電抗器,其它不再過問,即電氣成套廠更加隨意,為節約投資,電抗率選用電抗率寧低勿高,寧選鐵芯電抗器而不選空芯電抗器。電容器柜銘牌上的補償容量按各電容器銘牌容量之和,這樣一樣來和實際情況差別太遠了。
六、 嚴防補償電容器對諧波放大
接入母線的無功補償用電容器,電容電抗系統能與電力系統組成并聯諧振回路。如果某次諧波電流頻率,電容電抗會流過很大的諧振電流,可達原有電網諧波電流數十倍,電容器端電壓也產生很高過電壓,此種情況稱為諧波放大。
當系統存在諧波時,并聯補償用電容器支路串入電抗器,而系統若忽略電阻,則安全呈感性,可用等效電感表示。等效電路圖見圖一。

圖一. 等效阻抗圖
圖中In為系統某次諧波電流,也看作由一恒流源發出,L2為系統等值電感,L1為電容器所串電抗器電感,C為補償電容的電容。流入系統的諧波電流為Ins,流入電容器的諧波電流為Ins,由此可得
Ins=In*(jωL1+1/jωc)/(jωL1+1/jωc+jωL2)
=In/﹛1-[ωL2/﹙1/ωc-ωL1﹚]﹜
如果ωL2/(1/ωc-ωL1)=1時,Ins→∞
即1/ωc-ωL1=ωL2時,進入系統的某次諧波被放大至無窮大。
L2是系統參數,不能人為變動,為避免諧波被放大,所選電容器與所串電抗器參數應合理搭配。從上式也可看出,只要1/ωc-ωL1 ﹤0,即電容器串聯電抗器回路只要對某次諧波呈感性,此諧波就不會被放大進入系統,流入系統的諧波小于原有系統存在的諧波,也就是說,串聯電抗器回路有對某次諧波的吸收功能。當然,不希望各次諧波均涌入電容器,把電感電容回路當成濾波器,否則電容器容易燒壞,從而喪失無功補償功能,不要忘記,此時電容器主要承擔系統無功補償功能。